听说自己购买的小区的一块地即将被法院拍卖,给开发商抵债,老Z就压不住自己心头的怒火,拉上了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几个老伙计,一起去拍卖现场维权。
老Z没想到的是,怒火按不住,但是邻居们人却被按住了,维权行动并没有影响项目被拍卖,等到他们终于无可奈何的把律师请到当地,被拍卖的楼盘已经开盘,售楼小姐正在以一个新楼盘的名字来推销房子给老Z,价格比他当年卖房的时候价格更高。
新老两个售楼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老售楼处因为楼盘烂尾,早已人去楼空,新售楼处严阵以待,满满的都是保安和销售,生怕有老业主跑去闹事。
在另一个城市,S小姐是业主群里第三批挺身而出的业主代表,在她之前,已经有星星群、月亮群,但是没有一个群能成事。S小姐在一线城市上班,在隔壁省买房,算是见过世面,她 “从一开始就感觉老业代不能成事,要想拿到房子,我只能靠自己” ,带着这样的觉悟,S小姐有生以来第一次成为二百多人的群主,这二百多人,大部分都和她一样,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。
Q总是昆明一个小开发商的负责人,和她老公两个人白手起家,做成了几个项目。有一天Q总听朋友说隔壁有个楼盘不错,Q总就想买套房子,特意选了楼王的户型,等着交房入住。由于工作原因,Q总比其他业主更早知道楼盘停工,开发商烂尾的消息,原本她是不想站出来带领大家维权的,但是当她看到一些邻居在群里吵来吵去的时候,她觉得维权这件事舍我其谁,没想到她的身份并没有导致其他邻居的不信任,相反,大家觉得Q总更专业,更懂开发商,能带领大家脱困自救。
在楼盘被拍卖之前,老Z已经带着他的老邻居维权了数年,他们想尽各种办法,从当地到省会再到北京,但是收效甚微。
这天业主群又在接龙,突然老Z接到电话,让他去配合调查。这是老Z第N次遇到这样的情况,只不过这次他也是一脸蒙圈:因为这段时间他都在忙自己工作上的事情,无暇顾及群里的情况。
翻了聊天记录老Z才恍然大悟,最近群里有个邻居提出大家一起去找开发商谈判,发起了接龙,但是在这个业主的留言之后,不知道哪个冲动的邻居发了这样一段话:见不到开发商,就从楼上跳下去!
后面马上有人跟着说:说的好,见不到开发商,就从楼上跳下去!
参与接龙的邻居只看到接龙,而不知道群里为什么接龙,盲从的人们接了一百多层,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:有一百多人疑似要集体跳楼。
最后的结果是,老Z被乌龙了,但是毕竟他是群主,对于这个乌龙事件,他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老Z一度想,干脆把业主群解散掉算了,大不了房子不要了:他的收入还可以,不差这一套房子。但是他看到身边这些和他一起战斗了多年的邻居,他又有些心软,不知道自己该如何继续下去。
S女士最大的难题,是作为排名第三的小业代,被排名第一的老业代给盯上了。S女士完全搞不懂,大家同样是受害者,为什么仅仅因为维权的观点和思路不一致,就会遭到自己邻居的打压。
由于之前老业代已经维权多年没有任何效果,S女士并不同意再走老邻居的老路,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。但是老邻居认为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,冒犯了他的权威。
想可以这么想,说也不至于说的如此直白。老邻居也在法律和线下活动这两条路线中,找到了彼此矛盾的点:
如果你带着大家去打官司,那相关领导可就不管我们了!
这种说法虽然可笑,但是对于数千人的业主群体来说,有相当数量的受众。这些人感觉到S小姐威胁到了他们的房子,纷纷对S小姐进行舆论批评和教育,让S小姐苦不堪言。
看着自己群里业主转发的大群截图,S小姐持续的抑郁了很久:她不久前被群主从大群踢了出来,现在只能靠自己的二百人群的邻居转发截图来了解大群的情报。最近大群的活动都不组织了,开始集中精力对付她。
Q总的业主们分成了三个派别,闹事派、法律派和自救派,云南的烂尾楼业主经常是这样,别的地方烂尾楼经常只有闹事和法律途径两条路走,而云南业主却想出第三条路线,就是自己出钱盖房子。
由于昆明某个著名烂尾楼有业主组织大家自掏腰包盖房子,以至于形成了教学作用,只要是云南烂尾楼,就总有业主牵头希望大家出钱盖房子。
Q总是地产商出身,她非常明白烂尾楼里面在建工程和已经竣工有房产证的房子的区别,所以坚决的反对自救。
这就导致原本支持Q总以开发商身份(专业)带领大家的业主,转过头来开始攻击Q总是烂尾楼开发商的朋友,混在业主群里 “通敌卖国” 。
Q总虽然见过一些世面,但是依然觉得灰心丧气,她觉得最大的敌人既不是开发商,也不是别的什么单位,她觉得一盘散沙的邻居,才是挡在烂尾楼之前最大的障碍。
没有派系困扰,只是搞不清楚方向的老Z,在看到自家土地被拍卖成功的一刻,立刻否定了过去三年的路线,转而寻求法律救济。
由于业主内部基本没有不一致的声音,群体性诉讼的组织工作异常顺利,而几乎是前后脚,专班就响应小业主的号召,宣布要对开发商做手术:政府成立了清算小组,委托专业律师担任清算组的法律顾问,开始了预清算程序。
预清算给了小业主希望,但是让老Z想不到的是,原本说半年就能搞定的预清算,一拖就拖了一年多,还迟迟不能正式在法院立案。老Z只能在律师的协助下,不停的和法院沟通立案的事情。
他当时无论也想不到,自己还有机会能把案子立进去,更没想到后来房子能盖好。
S女士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支持老业代,原因很简单,在老业代反复折腾的这几年,开发商搞了几百万放到了监管账户,让项目可以建建停停。老业代并不是没有做事,相反老业代是很认真的在做事:这么少的钱,花出去就没了,所以老业代一直在各种设法组织开发商使用这些资金。
不够用的钱,就是再怎么省,也是不够用。但是这个钱只要花不完,大家又总是相信老业代,相信还有一丝丝希望,业主们就不得不在“就快盖好的房子”,和要不要走法律途径中来回拉扯。
原本S女士认为自己的200个邻居能接受“钱不够”这个事实,坚定的和老业代据理力争,但是她发现自己其实是孤掌难鸣,光是给自己的200人解释为什么要放弃这几百万工程款,尽快推进法律程序,就前后花了小半年。
Q女士的难题,在律师到现场的一次“三方会谈”中被解决了,这次会议并不正式,是在一家火锅店进行的。
自救派的代表是一位90后的公司法务,小伙子虽然吃饭来迟了半小时,但是一顿饭之后,他直接解散了自救群。
另外一个派系,虽然依然不支持Q女士,但是她也表示她的路线和法律途径并不冲突,要“两条腿走路”,这样Q女士才终于获得了可以统一思想的机会,开始给全体业主准备起诉状。
Q女士没想到的是,从统一三派思想,到最终起诉,又花了半年时间。她想想自己带的团队,半年时间都快把楼盖出来了,再看看这群业主邻居,对于中国人是一盘散沙这件事她是深信不疑。
复工仪式上,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了老Z,第一次上电视,他还有一点拘谨,几个老邻居推来推去,最后还是把老Z推到了前面。老Z表示:感谢法院,感谢政府。
晚上,大家一起喝了点小酒,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。前几天,律师突然接到老Z一通电话,没有什么内容,只是觉得很久没联系,有些想念。
一度抑郁的S女士,本以为只要通过法律途径复工了,老业代就会被“打脸”。没想到老业代讲了一句话,差点让她气的当场去世:如果不是小S捣乱,这个房子早就盖好了!
最可悲的是,和她一起坚持维权的人里面,还有人相信这种观点。她给律师打电话倾诉了很久,虽然律师不是心理医生,但是恐怕一般的心理医生也难以理解S女士的苦闷。
Q总打算退休了,她把项目介绍给了自己的朋友,现在是朋友作为战投在盖房子。朋友给Q总说,现在大家都在找不良资产投资,希望Q总多多介绍烂尾楼给她们。Q总只能无奈的笑笑,虽然她作为代表把烂尾楼最终盖起来了,但是组织小业主统一思想的过程,简直比拿块地更难。
Q总这样告诉律师:能用钱搞定的事情都很简单,但是要想把一盘散沙的业主团结起来,花多少钱都不一定好使。
烂尾楼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开发商资金链条断裂。
烂尾楼复工的阻力来自方方面面,但是其中一个常见的要素常常是来自业主内部:思路不统一,没有有效的组织。
业主内部经常会基于不同的思路分裂成多个派系,派系之间彼此不能形成合力。
最终我们总结,这些复工的烂尾楼的共同特点,无论是房子都卖光了,还是剩下一块地,无论是监管账户有钱亦或者没钱,无论是地方政府给力扶持,还是漠不关心,就是不管从什么样的情况开始启动的烂尾楼,到他复工,我们能总结出最相似的特点无外乎两点:
1、组织要统一
2、方向要正确
本文,第一个业代老Z,是小区唯一的大业代,其他业代都是团结在他周围,所以虽然花了几年时间找方向,但是一旦方向正确,很快就解决了该小区的问题。
第二个业代S小姐,是属于业主不同派系中,较弱派系的代表,以至于通过她的努力最终楼盘都复工了,还有很多不明真相的业主不感谢她。而这个楼盘之所以能从烂尾中脱困,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S小姐个人意志的坚韧不拔。当然,在真实的案例中,S小姐背后有一群业主代表共同努力,我们为了方便文章说理,所以没有展开叙述斗争的艰辛。
第三位业代Q总,算是各个派系之间的力量比较均匀,但是随着案件的推进,由于另外两条路线的业代意识到自己的路线走不通,不是放弃了路线,就是不再发声,最终也削减了Q代表的压力,才导致小区维权得以朝着正确的路线发展。
本文的内容基本真实,但是考虑到篇幅和实际情况,做了一定的处理,如果你对文章中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,可以和我们取得联系。